經過一年多的追蹤  發現 除了腦血管要留意外 

另一大病因  就是由頸椎起的整條脊椎引起的 眼 鼻 牙髓 腦 呼吸  骨盤 膝蓋  腳掌的傷 消化系統

所以  收集一些網路上好心人分享的資訊 

 

脊椎側彎的復健運動原則與矯正體操

~ 羅東聖母醫院復健部  黃俊民主任

脊椎側彎的分期

細能性側凸:早期在主動伸展,向對側側彎或牽引下畸形可消失。矯正效果最好。

纖維性側凸:若畸形不能完全消失,提示有肌肉韌帶攣縮,但X光片上尚無椎體楔形改變,無胸廓畸形。仍有矯正可能。

結構性側凸:後期X光片有椎變形,且有明顯胸廓畸形。一般不能用體操矯正。

脊椎側彎的運動復健原則

矯治原發性脊椎側彎的常用方法有體操矯正、支架矯正及手術矯正。及時、適當地運用這些方法,可以達到滿意效果。可根據患者年齡、側彎嚴重度及進展情況來選擇適當的矯正方法。

一般的處理原則可以歸納如下:

  1. 早期發現 脊柱側凸的主要關鍵在早期發現、早期矯治。由於家屬及患者自行發

現往往為時過晚,因此,必須定期進行。

  1. 密切門診檢查 側彎曲度超過10度時,應密切隨時門診。
  2. 積極矯治 當側彎曲度達20度時,應予矯治,40度以下的輕度側彎宜作矯正體 

操並密切觀察,此時矯正體操可獲良好效果,不增加痛苦,並能促進健康與發育,就應為首選療法。如體操不能控制側彎發展,則應加用MILWAUKEE支架支持。如曲度達60度以上時,須行手術矯治。

脊椎側彎的矯正體操

    矯正體操是早期輕度側彎,特別是功能性與纖維側彎的理想矯治方法,也是結構性側彎的重要輔助方法。

  1. 基本原理  加強脊柱凸出側的軀幹肌肉,牽伸凹入側的攣縮的肌肉、韌帶等組織,

以調整兩的肌肉平衡,達到矯正的目的。

  1. 基本方法  在臥位、匍匐位跪趴姿或站立位作節段性脊柱側彎運動,使運動中形成

的側彎與原來的側凸相抵消。

當一臂上舉,肩帶向對側傾斜時,胸椎向同側凸出。當一腿提起,骨盆向對側傾斜時,腰椎向對側凸出。當一側的上、下肢同時提起時,產生一個胸椎凸向同側,腰椎凸向對側的複合側彎,可以矯治方向相反的複合側凸,避免再矯正一個側凸時使另一個側凸加重。

不同姿勢的有利節段為:膝胸位--------第三節胸椎

肘膝位--------第八節胸椎

指膝位--------第十一節胸椎

跪位手離-----第二節腰椎

跪位為後仰--第四節腰椎

  1. 矯正體操舉例 以脊柱胸右腰左複合側凸矯正操舉例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矯正體操一般每日進行一次,動作要平穩、緩慢,配合呼吸,不要憋氣。

運動量可試體力按以下步驟增加:

  各節重複10次,漸增至20~30;第四、五兩節練後,各加練舉起舉後維持30秒,然後休息半分鐘,重複2~3;練習時在左腿下端扎1.5~3Kg重的沙袋,第四、六、八、九節左手持沙袋進行。在胸椎左凸、腰椎右凸患者,必須把練習中的左、右方向完全倒過來進行,並加大第四節的側彎幅度,同時第九、十兩節改用指膝位。

注意事項

  1. 宜在中、小學學生普查的基礎上結合學校體育活動早期矯治,以求獲得滿意效果。
  2. 少年期畸形發展的可能性較大,須加緊矯治;發育後畸形仍有發展可能,較明顯的結構性側凸在成人期仍可有所發展,不能忽視。
  3. 少年期間側凸不超過20度者,可單用矯正體操矯治;如畸形仍有發展,或已發展到20~40度,宜加用Milwaukee支架或石膏矯形;側凸超過50~60度時,繼續發展可能性很大,應考慮手術矯形。
  4. 矯正體操須長期堅持進行,要求操作正確、認真,並適當配合呼吸運動。
  5. 矯形運動必須同時矯正日常生活中坐、站、走路中不良的姿勢,才能鞏固療效。

載自聖母醫院復健部的分享...............

 

分類:美容美體塑身

2007/01/15 11:26

認識脊椎側彎症

脊椎俗稱龍骨,是人體的主幹,由七節頸椎、十二節胸椎、五節薦椎及四節尾椎由上到下整齊排列而成,基本上應該是成一直線,不偏不倚,假若有左右傾斜不對稱,就是所謂的「脊椎側彎」了。脊柱側彎通常發生於青少年期,以女性居多,多半因兩邊肩膀一邊高一邊低或是穿褲子時褲頭不等高而被發現,脊椎側彎症可發生於頸椎、胸椎、腰椎,以胸椎、腰椎最常見。一開始輕度側彎並無症狀,但若彎度漸大,會漸漸出現疲勞、腰酸背痛、肺活量減少及呼吸短促等現象,亦會因腹腔器官神經壓迫而造成消化不良,其造成之傷害實不可忽視。

「脊柱側彎」檢查方法:
方法一:用一條鉛垂線放在後頸部最突出一節骨頸處(第七頸椎),從背後觀察鉛垂線與脊柱是否吻合。

方法二:向前彎腰,由背後觀察背部兩邊是否對稱,有沒有一邊隆起,一邊凹陷的情形。若懷疑有問題,就必須到醫院接受脊椎X光檢查,這是正確測量脊柱側彎程度的唯一方法:(目前新生健康檢查做的是胸部X檢查,無法測出側彎角度,若診斷或疑似脊柱側彎,應立即由骨科醫師進一步檢查)。

脊椎側彎分類

1.結構性脊椎側彎:脊椎不可逆的側彎合併椎體旋轉。
2.非結構性脊椎側彎:又稱功能性脊椎側彎或姿勢性脊椎側彎,是一種可逆性的脊椎側彎。

脊椎側彎的原因可分為非結構性及結構性的,後者又分為特發性及非特發性兩種:
1.
非結構性的脊柱側彎症:與脊柱的結構改變無關,乃由於影響脊柱姿勢所造成,主要的成因有姿勢不良、長短腳、骨盆傾斜、髖關節痙攣,或脊柱旁肌肉痙攣等,而且在躺下來時消失。通常為較微或代償性之彎曲,故又稱姿勢性脊柱側彎或功能性脊柱側彎症。因此只要其根本原因改善了,側彎自然恢復,例如長短腳病人的一腳加高鞋子之高度,即改善側彎。
2.
結構性脊柱側彎症: 又分為特發性及非特發性兩種。原因在於脊椎本身,只有治療脊椎本身才能改善。不同於非結構性的脊柱側彎症,病人在躺下來時側彎不會消失。
-
特發性脊柱側彎:佔百分之80%,通常開始於1013歲兒童,好發於身體快速發育成長的青少年時期。
-
非特發性脊柱側彎:則起因於某一特定原因,例如神經肌肉病變、退化、感染、腫瘤等。

脊椎側彎之嚴重分級
1.輕度脊椎側彎:側彎小於20度者。一般小於10度者可視為正常範圍。
2.中度脊椎側彎:側彎在2040度或50度者。
3.重度脊椎側彎:側彎大於4050度者。大部分合併脊椎退化性關節炎,若側彎大於6070度者,常造成心肺功能障礙。

脊椎側彎原因
.非結構性脊椎側彎原因:
1-
長短腳
2-
習慣性姿勢不良,如背書包
3-
脊柱兩旁的肌肉張力不平衡,使脊柱往一側彎曲
4-
因疼痛造成之代償性側彎,如椎間盤軟骨突出

. 結構性脊椎側彎原因:
1
、原因不明。占80%左右的脊椎側彎,通常在青春期發作,但可能在更小的年紀發作。
2-神經肌肉病變,如腦性麻痺、小兒麻痺等等

3、骨骼的問題、例如:軟骨症、半椎體症........等等

脊椎側彎的評估, 一般脊椎側彎的病人會出現下列情況(假如是結構性的脊椎側彎,當病人向前彎曲時,脊椎側彎的情形會更明顯。)
-
兩側肩膀不一樣高
-
一側肩胛骨較突出
-
一側髖關節突出
-
骨盆傾斜

脊椎側彎會繼續變大的原因,跟性別(女生較多)、年紀(生長期的彎曲角度較大)、彎曲的位置(低位胸椎的側彎較易繼續增加角度)與彎曲角度的大小(越大者越容易繼續側彎)都有關係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人的側彎是因為兩腿不等長(如小兒麻痺患者)的原因引起,此時就需要使用矯正鞋墊,先治療不等長的情形。
此症的診斷有賴病患、家屬的注意,以及醫師的身體理學檢查,加上定期的脊椎X光片追蹤。而治療的原則如下:
-
若病患是成年人,或脊椎側彎角度小於五度,則建議每三到六個月追蹤即可。
-
若患者仍會生長,或脊椎側彎角度介於二十五至四十度之間,則建議使用適當背架及配合復健運動。
-
若是超過四十度,或者有神經學症狀(如肌肉萎縮、有痠麻疼痛等),則建議開刀治療。

在姿勢方面,應注意行走坐臥的姿勢,避免容易彎腰駝背的姿勢。另外可做腰方肌、脊側肌、菱狀肌的強化運動,及伸展運動(茶壺操)等。脊椎會側彎,可把脊椎視作弓,而旁邊的肌肉群視為弓弦。在張力不平均,造成一邊大於另一邊的情形下,就更容易產生側彎的情形。因此將脊椎兩側的肌肉張力,利用運動的方式調整一致,是最好的預防復發方法。也可以配合使用肌內效貼布(彈力繃帶式背架)、Boston背架、Milwaukee背架、Charleston背架等輔具。 
另外,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如腰椎牽引、干擾波、功能性電刺激等也有不錯的療效。若經內科治療無效或超過四十度,或有神經學症狀(如肌肉萎縮,有痠麻疼痛等),則建議開刀治療。

脊椎側彎的種類
1.C
型:脊椎彎曲成正C或倒C,佔一般側彎的70%。
2.S
型:脊椎彎曲成S狀,佔一般側彎的30%。

脊椎側彎的治療
1.
非結構性脊椎側彎:只要解決其造成的原因,就可恢復。
2.
結構性脊椎側彎:要按照其發生的年紀、嚴重程度、造成原因來安排治療。
-
輕度脊椎側彎:運動治療(必須依照脊椎側彎的角度、旋轉的方向、結構的柔軟度來設計運動處方,因此是因人而異,必須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)。
-
中度脊椎側彎:運動治療加上穿著背架。背架一天至少要穿著23小時, 要穿至骨骼成熟為止。
-
重度脊椎側彎:需考慮手術治療。
-
其他如電療、牽引等治療,並沒有研究顯示其對於脊椎側彎有明顯的改善,通常仍以運動治療為主。

脊椎側彎除了影響發育美觀外,由於脊椎彎曲造成脊柱兩側肌肉長久處於不平衡,到成年時容易導致脊椎退化性關節炎而腰酸背痛。若側彎發生於胸椎而彎曲度大時可能使胸廓容量減少,影響心肺功能,治療上,必須考慮發生的原因、年齡、部位及嚴重度,一般而言有下列方法:

1.姿勢矯正及運動治療 :側彎角度小於二十度的屬輕度,此類病人需注意姿勢矯正及運動治療,同時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,觀察角度是否有惡化的情況。

2.穿戴背架 :側彎角度介於二十度三十五度之間的屬中度患者,除了運動治療之外,必須穿背架矯正,避免惡化,每三至六個月追蹤檢查一次。

3.手術治療 :側彎角度若大於三十五度,就屬於重度患者,由於此類患者以保守療法效果並不理想,且佷可能有繼續惡化的情形,需考慮手術治療,目前由於脊椎側彎手術內固定方法及器械的進步,已使手術危險性低且效果及穩定度大為增加。因脊椎側彎有繼續惡化的可性,故定期而長期的追蹤是非常重要的,同時提醒發育期的青少年,平時多運動,走路抬頭挺胸,如此,不但能保持優美的體態,更可避免因長期姿勢不良而導致「脊柱側彎」。

運動治療 一般進行的運動包括:
1.
增加緊縮結構的柔軟度:對於側彎的那一側進行相反方向的伸展、牽拉運動。
2.
軀體反向旋轉:脊椎側彎除了身體像一側歪斜外,通常伴隨椎體旋轉,所以,必須採取反像旋轉的運動。
3.
伸展肩膀、髖部肌肉
4.
加強腹肌肌力
5.
加強胸、腰以及髖部伸肌群
6.
加強較弱肌群:一般因側彎而被拉長之肌肉為肌力較弱的一群,需進行肌力訓練。
7.
深呼吸運動:藉由呼吸運動,增加呼吸肌的柔軟度,肌肉耐力,改善因脊椎側彎,胸闊受壓迫、變形,造成的呼吸短促、肺活量減少之問題。

脊椎側彎的運動:
1.增加緊縮結構的柔軟度
2.
伸長軀體
3.
伸展膀子、肩胛和髖部肌肉
4.
加強腹肌肌力
5.
加強胸、腰以及髖部伸肌群
6.
加強較弱肌群
7.
深呼吸運動

載自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Feena-0315/article?mid=529&sc=1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netjenny 的頭像
    janetjenny

    心是自動跳動

    janetj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